熱點推薦:
您现在的位置: 電腦知識網 >> 編程 >> Oracle >> 正文

Red Hat Linux 7.1使用手冊(上)

2022-06-13   來源: Oracle 

  摘要:Young和Mark Ewing創建了Red Hat公司並創造了全球使用最廣泛的Red Hat Linux套件為Linux的普及立下了汗馬功勞筆者也是跟隨著Red Hat的帶領下走進Linux世界的Red Hat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甚至許多Linux發行公司還采用了許多Red Hat Linux的代碼如MandrakeSOT BestConnectivaAbit和Kondara可以說Red Hat在某種意義上幾乎成了Linux的代名詞
  
    Red Hat公司正式推出了Red Hat Linux 做為Red Hat Linux的忠實用戶第一時間就在自己的愛機上安裝了一套在此將我的心得匯成本文希望能夠幫助你駕馭它
  
  第系統簡介
  
   系統新特性
  
    ) 采用了最新的Linux 版穩定內核支持更多硬件設備具有很高的性能指標
  
    ) 采用了最新的圖形系統Xfree 提供了強大的硬件支持
  
    ) 引入了全圖形安裝界面使得安裝更為簡單
  
    ) 增加了國際化語言支持但最可恨的是支持了Big卻沒有簡體中文真可氣
  
    ) 顯著改進了對多CPU計算機的支持而對於單CPU的計算機器則提供了高達G的用戶進程空間同時取消了PCI總線的限制虛擬內存可高達G物理內存支持多用戶和集體使用可謂是企業級的操作系統
  
    ) 對移動存儲設備提供了出色的支持包括熱插拔USB設備ZIP驅動器和各種光盤刻錄機Red Hat Linux 主要采用了一個叫做updfstab的程序模塊使得它能對各種移動存儲設備的支持安裝和卸載這些設備也是變得很容易了
  
    ) 加入了一些新的系統配置工具來方便用戶管理以及Linux系統使用例如apacheconf bindconf 和printconf等這些工具能方便的分別讓用戶通過GUI圖形用戶界面來配置APACHEBIND和打印機要知道以往版本中要配置上述的幾個服務可是很復雜的要手動修改不少參數
  
    ) 另外還增強了對PCMCIA 設備的支持這對使用PCMCIA 設備的筆記本電腦的用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在安全方面做了許多修補工作安全缺省設置可保證端口關閉新的防火牆屏蔽可使用用戶任意打開或關閉
  
    )捆綁了大量最新的應用軟件服務器軟件
  
   系統硬件需求
  
    Linux發展到今天已經擺脫了以前的硬件支持不好的窘境它憑借自己的實力贏得了市場現在眾多硬件廠商都使自己的產品能夠在Linux下工作
  
    )CPURedhat Linux 在安裝光盤上內提供了對許多CPU的支持程序幾乎您在安裝時不會因為CPU的原因受阻不過對於一些類似Intel AMD xK等的老CPU系統雖然提供了支持但未針對這些CPU進行優化可能導致性能不佳另外如果想構建多CPU的系統那麼可選的CPU為Intel CeleronPentium Pentium IIPentium II XeonPentium IIIPentium III XeonPentium ProPentium with MMX
  
    )主板Red Hat Linux 支持所有X兼容主板
  
    )內存建議M以上最好M
  
    )CDROM支持所有的IDE接口的光驅大部分SCSI接口的光驅也能夠識別
  
    )SCSI卡支持Adapterc xxxxxaicbased卡以及大部分流行的SCSI卡除非你有SCSI接口的存儲設備否則不需要該設備
  
    )顯卡
  
    對於Linux系統而言在字符終端方式下所有的顯卡都支持的但是如果要讓你的顯示工作在X Window圖形界面下就需要根據顯卡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設置在早期顯卡經常困擾著初學者不過現在顯卡的支持變得好了很多大部分顯卡都能夠在安裝時被識別自動完成設置唯一遇到無法識別的常見顯卡是Intel的i你可以到Intel的網站上找到幫助()
  
    )聲卡
  
    在Red Hat Linux 中提供了更多的聲卡支持就連Creative Labs Sound Blaster Live聲卡都可以即插即用不過一些小牌子的聲卡常會出現支持不好的情況
  
    )網卡支持Ne兼容網卡大部分PCI網也支持的較好
  
    )其它
  
    Redhat Linux 支持所有X兼容主板支持所有市面上銷售的鍵盤鼠標軟驅支持所有品牌的內存至少需要M內存建議配備M以上
  
    在Red Hat的網站上有一份詳細的硬件兼容性列表你可以通過它獲得更多詳細的信息
  
  第安裝指南
  
   安裝前的准備
  
    收集系統資料
  
    為了能夠順利安裝和設置Linux系統你必須將以下資料記錄在案以備系統安裝時使用
  
    硬盤數量 容量和類型
  
    內存您的計算機所裝內存的數量
  
    CDROM接口類型(IDE SCSI)
  
    SCSI卡卡的型號
  
    網卡網卡的型號
  
    鼠標鼠標的類型(串口PS/總線型)協議(MicrosoftLogitech MouseMan 等等)按鍵的數量對串口鼠標還要知道它接在哪個串口
  
    顯示卡顯示卡的型號(或者它用的芯片組) 顯示內存的數量(大多數PCI總線的顯卡可以被安裝程序自動識別)
  
    顯示器型號以及水平和垂直刷新頻率的范圍
  
    你可以用Windows的控制面板 > 設備管理器來獲取相應資料當然還可以查閱相應的隨機資料
  
    檢查CMOS設置:
  
    Anti vriusDisable 關閉該選項防止安裝時死機因為安裝程序要寫主引導扇
  
    Swap ABDisable 以免啟動時可能出現問題
  
    Boot SqueCDROMAC 讓計算機從光盤啟動
  
    Memory Hole:Disable 若未關閉則LINUX只能識別M內存
  
    了解LINUX的硬盤分區的命名設計與文件系統知識
  
    Linux安裝至少要兩個分區Linux native(文件)分區和Linux Swap(交換)分區主分區用作存放LINUX的文件交換分區為運行LINUX時提供虛擬內存
  
    交換分區每個~M最多可以有具體可根據內存的多少來決定一般來說建一個M的交換分區就可以了
  
    文件分區則根據需要和硬盤大小來決定一般來說不應少於M
  
    由於我們接觸最多的是DOS操作系統所以大多數人都習慣於使用類似於C的符號來標識硬盤分區但這在LINUX卻不是這樣Linux的命名設計比其他操作系統更靈活能表達更多的信息Linux通過字母和數字的組合來標識硬盤分區hda其具體含義是分區名的前頭兩個字母表明分區所在設備的類型例如hd指IDE硬盤sd(指SCSI硬盤)第三個字母分區在哪個設備按abcd的順序排列如hda是IDE 口的主硬盤則IDE 口的主硬盤就應該是hdc了最後的數字在該設備上的分區順序前四個分區(主分區或擴展分區)用數字表示 邏輯分區從開始 例如 hda表示第一個IDE硬盤上的第三個主分區或擴展分區
  
    在Linux的文件系統中不論有幾個文件分區全部集合於一個樹形的目錄結構中比如說你可以將某個分區指定給/(根目錄)使用某個分區指定給/usr目錄使用然而但你進入Linux系統後你根本感覺不到他們在不同的分區中你只是感覺都在一棵樹上不過如果你只有一個文件分區一定要給/(根目錄)使用
  
    為硬盤作好安裝LINUX的准備:
  
    一般說來大家電腦上的硬盤跟我一樣已經全部用於MSDOS/WIN操作系統的分區為了能夠安裝LINUX只好為LINUX重新分配硬盤空間我立馬把朋友的硬盤借來數據統統備份下來再重裝系統不過有三種可供選擇的方法
  
    ) 將MSDOS下的最後一個邏輯盤上的數據全部移到其它分區中將該邏輯盤用分區工具刪除將這部分空間給LINUX使用
  
    ) 重新將硬盤分區這是最直接和最麻煩的一種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備份用戶的文件
  用MSDOS系統盤啟動系統
  用FDISK刪除原有分區重建新的分區將分配給LINUX的空間留下來不分配給任何一個分區
  重新安裝原來的用戶系統
    ) 利用一些分區工具在不刪除硬盤原有數據的情況下重新分區如分區魔術師等
  
   從CDROM安裝Red Hat Linux
  
    我們可以通過光盤硬盤網絡安裝Red Hat Linux 系統最常見的方法就是使用光盤安裝使用光盤安裝無外乎就是三個要求
  
    ) 你的主板支持光盤啟動
  
    ) 你有光驅
  
    ) 你有Red Hat Linux 安裝光盤
  
    通常情況下這是沒問題的筆者也建議您使用光盤安裝這樣是這簡單的隨著Linux系統下的應用軟件逐漸增多一張光盤已無法容納Red Hat Linux 安裝光盤有兩張第一張可以直接從光盤啟動包含了大部分的軟件包和一些安裝工具第二張光盤則是許多附加的軟件包不過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Red Hat公司專門進行了改進安裝程序可以從多個光盤讀取資料安裝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中途提示你更換第二張光盤現在我們就一起開始Red Hat Linux 安裝之旅
  
  第一步選擇安裝模式
  

From:http://tw.wingwit.com/Article/program/Oracle/201311/17457.html
    推薦文章
    Copyright © 2005-2022 電腦知識網 Computer Knowledg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