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
的推出標志著操作系統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但是由於的實在是太多了聽說有
萬多條
可怕)
在使用的過程中各種的問題接踵而來
下面將我在實際中碰到的問題列出
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當安全日志裝滿時
暫停計算機
采取下面的步驟
(
)打開事件查看器
(
)在控制台樹中
右鍵單擊
安全日志
然後單擊
屬性
(
)在
常規
選項卡上
單擊
改寫久於 n 天的事件
或
不改寫事件(手動清除日志)
(
)單擊
開始
單擊
運行
鍵入 regedit
進入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 \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
右鍵點擊
CrashOnAuditFail
創建
REG_DWORD
類型
值為
(
)重新啟動計算機
警告:
(
):錯誤地編輯注冊表可能會嚴重損壞系統
更改注冊表之前
至少應該備份
計算機上任何有用的數據
(
):結束此過程之後
當安全日志裝滿時
Windows
將停止響應並顯示
審核失敗
的消息
當 Windows
停止時
若要進行恢復
必須清除安全日
注意:
(
)
必須作為管理員或管理組成員登錄才能完成該過程
(
)
要打開事件查看器
請單擊
開始
指向
設置
然後單擊
控制面板
雙擊
管理工具
然後雙擊
事件查看器
(
)如果 Windows
由於安全日志已滿而暫停
則必須重新啟動系統
如果將來需要用裝滿的日志停機
則必須重復該過程
Windows
停止時恢復
(
)重新啟動計算機並用系統管理員組中的帳戶登錄
(
)打開
事件查看器
存檔目前記錄的安全事件(如果需要)
然後從安全日志中清除全部事件
(
)打開注冊表編輯器並找到以下注冊表項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
右鍵點擊
Lsa
從彈出的菜單中創建
EG_DWORD
型 取值為
刪除並替換 CrashOnAuditFail 值
退出注冊表編輯器並重新啟動計算機
注意
(
)如果以前曾用 CrashOnAuditFail =
配置注冊表
並且安全日志已滿
Windows
將停止響應並顯示
審核失敗
的消息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
請使用上面的步驟
(
)要啟動
注冊表編輯器
請單擊
開始
單擊
運行
鍵入 regedit
然後單擊
確定
(
)要在備份過程中捕獲注冊表變化
確保運行備份程序時在備份集中包含系統狀態數據
查找內存瓶頸
在性能工具中使用下列計數器標識出現瓶頸的內存資源
(
)System\ Processor Queue Length
(
)Memory\ Pages/sec
查找磁盤瓶頸
在性能工具中使用下列計數器標識出現瓶頸的磁盤資源
(
)PhysicalDisk\ % Disk Time 和 % Idle Time
(
)PhysicalDisk\ Disk Reads/sec 和 Disk Writes/sec
(
)PhysicalDisk\ Avg
Disk Queue Length
(
)LogicalDisk\ % Free Space
還要監視內存計數器
以確定是否有過多的內存分頁使磁盤使用緊張
注意
與物理磁盤計數器的數據不同
邏輯磁盤計數器的數據默認情況下不是由操作系統搜集
要獲得邏輯驅動器或存儲卷的性能計數器數據
必須在命令提示符下鍵入diskperf
yv
這會導致用於搜集磁盤性能數據的磁盤性能統計驅動程序報告邏輯驅動器和存儲卷的數據
默認情況下
操作系統使用diskperf
yd 命令包含物理驅動器數據
有關使用 diskperf命令的詳細信息
請在命令提示符下鍵入 diskperf
?
查找處理器瓶頸
在性能工具中使用下列計數器標識出現瓶頸的處理器資源
(
)Processor\ Interrupts/sec
(
)Processor\ % Processor Time
(
)Process(process)\ % Processor Time
(
)System\ Processor Queue Length
找網絡瓶頸
在性能工具中使用下列計數器標識出現瓶頸的網絡資源
(
)Network Interface\ Bytes Total/sec
Bytes Sent/sec 和 BytesReceiv
ed/sec
(
)Protocol_layer_object\ Segments Received/sec
Segments Sent/sec
Frames Sent/sec 和 Frames Received/sec 對於 NWLink 性能對象
與幀有關的計數器只報告零
對這些對象使用基於數據報的計數器
(
)Server\ Bytes Total/sec
Bytes Received/sec 和 Bytes Sent/sec
(
)Network Segment\ % Network Utilization
From:http://tw.wingwit.com/Article/Fault/201311/10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