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存價格的不斷下滑,很多朋友購買了第二條內存用以升級並組建雙通道。但即便是購買了同樣品牌、同一型號的內存,也可能因為批次不同和內存參數差異而出現兼容性問題,尤其在CPU集成雙通道內存控制器的AMD K8處理器(Socket939或AM2接)平台比較多見,那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就在內存的SPD信息。
時序差異導致內存不“兼容”
內存的SPD全稱為Serial Presence Detect(串行存在檢測),其作用類似板卡的BIOS或者光驅的Firmware(固件)。SPD記錄了內存品牌、序列號、頻率、時序、電壓等相關參數,是主板BIOS在啟動計算機時配置內存的依據。如果內存SPD信息不同的話,開啟雙通道時就可能遇到一系列兼容性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根據內存情況統一SPD信息。
內存廠商在寫入SPD信息時多采用專業的硬件設備,因它過於復雜而不適合普通用戶操作。而Thaiphoon Burner則可以讓我們在Windows下方便地修改SPD信息(V3.028下載地址:http://www.cpcw.com/bzsoft)
以筆者所用的平台為例:主板為磐正EP-9NPAJ + Ultra(nForce4 Ultra芯片組),CPU為Athlon64 3000+(Socket 939)。Tw.WiNGWIt.cOm內存有兩條,DIMM1插槽裝的是2007年購入的威剛萬紫千紅系列DDR400 512MB(時序3.0-4-4-8,見圖1),DIMM2插槽裝的是2005年購入的威剛萬紫千紅系列DDR400 512MB(時序2.5-3-3-8,見圖2)。
這兩條內存外觀一致,但因時序不同導致系統工作在較低時序下:3.0-5-5-8(圖3),並且ACDSee在查看大圖片時經常出現內存讀取錯誤,筆者利用Thaiphoon Burner將DIMM2內存SPD信息寫入DIMM1內存,以實現更好的雙通道組合。
刷新SPD解決問題
1.備份SPD信息
啟動Thaiphoon Burner程序,點擊快捷按鈕“Read”,“Read SPD at 50h”即為主板上DIMM1對應內存,選擇“Read SPD at 51h”即為DIMM2,以此類推(圖4)。首先選擇“Read SPD at 50h”,讀取完成後選擇快捷按鈕“Save”,輸入文件名後保存為“*.thp”文件,筆者記為“D1.thp”。
采用同樣方法備份DIMM2對應內存SPD信息為“D2.thp”。
2.刷新SPD信息
點擊快捷按鈕“Load”調入“D2.thp”,然後點擊工具欄“Tools”→ “Views Details”可以查看SPD詳細信息,確認無誤後點擊快捷按鈕“Write”,選擇“Full Rewrite”,在彈出對話框中(圖5)選擇50即為DIMM1,51為DIMM2,以此類推。待寫入完畢後重啟電腦。
3.測試刷新效果
進入系統後再次打開CPU-Z,可以看到DIMM1的時序已經統一為2.5-3-3-8(圖6),而系統內存時序也提升為3.0-4-4-8(圖7)。筆者在Windows XP下關閉殺毒軟件等應用程序,分別利用Everest2007(4.10.1062)和SiSoftware Sandra2008(1.12.30)進行了內存性能測試。刷新SPD前後內存性能對比如下表:
可以看到,刷新統一SPD信息後系統內存讀寫性能有了提升。同時筆者再次利用ACDsee打開相同大型圖片後沒有再碰到內存報錯的情況,雙通道內存的兼容性也得到了改善。
結語
初學者在使用Thaiphoon Burner時應謹慎從事,盡量使用同品牌同系列產品或者相同內存顆粒的其他內存寫入SPD信息,否則內存條極有可能限於體質原因無法達到預設參數而出現讀寫錯誤。另外,要注意內存的容量問題,千萬不能將不同容量的內存SPD互刷。
而對於動手能力較強的朋友,讀取刷新SPD信息僅是Thaiphoon Burner一個基本功能,它同時還是一個超頻內存的好工具。少數廠商的產品內存參數設置較為保守,如部分金士頓DDR2 533內存采用超頻能力極強的鎂光D9GMH顆粒,該顆粒完全可以工作在400MHz(DDR2 800)甚至更高頻率下。
我們可以在Thaiphoon Burner中載入內存默認SPD信息的Dump文件後點擊“Editor”按鈕(圖8),對話框中Table0、Table1等分別代表不同標准頻率下的時序設置,我們可以參照DDR2 800的相應參數(圖9)修改某一個Table的設置,保存刷新後一條DDR2 533內存即可搖身“變成”標准的DDR2 800內存,省去了每次超頻都要單獨設置主板BIOS的麻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從http://cbid.amdclub.ru/下載主流內存的Dump文件作為參照,根據自己內存顆粒的情況進行修改。
From:http://tw.wingwit.com/Article/Hardware/201309/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