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
您现在的位置: 電腦知識網 >> 編程 >> Oracle >> 正文

Oracleebs11.5forlinuxas4安裝心得

2022-06-13   來源: Oracle 

  第一章 硬件准備

  

  我公司安裝機器的硬件主要配置如下

  CPU 賽揚 21G 

  內存 G

  硬盤 200G

  說明這個系統對內存的要求頗高G 的內存運行起來基本在M 以上而且在應用操

  作的時候經常有達到%的時候硬盤要多大呢?我的分區如下

  swap G

  /   12G

  /boot m

  /Stagei G

  /opt G

  /d G

  總之硬盤一定要足夠大想正式使用的話內存沒有3G以上別想了

  

  第二章 軟件准備:

   Oracle EBS 系統軟件

  下載地址

  

   操作系統和第三方軟件

  RedHat 安裝:

  RedHat AdvancedServer 因為這個版本打的補丁少

  

  jsdk for linux x版本

  

  第三章i() for RedHat 安裝

  第一節 RedHat 的安裝

  

  安裝RedHat

  

  選擇手動分區我創建的分區如下

  硬盤總容量( G)

  

  基本來說swap空間是內存的2倍以上不要太大為什麼不劃分/home等分區而只設置/分區呢?哈哈道理大家都懂吧其他只要保證

  i 程序分區 /d >G

  i 安裝分區 /Stagei >G

  就可以了

  

  另外在安裝RedHat 的組件安裝的時候redhat 的web 服務器千萬不要安裝

  其他注意事項:

  不要啟用防火牆功能

  選擇圖形界面啟動

  選擇靜態IP 地址

  

  系統IP 設置: 主機名;

  系統安裝結束後測試主機名; hostname

  ping erp

  ping

  ping

  確保都是通的如果不通請修改/etc/hosts 文件;加入

   erp

  注意:一定要將 帶域名的主機名 寫在不帶域名的主機名ebs 前面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ebs

  Sevice network restart

  

  Patch:

  查是否存在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ing/profiles/default/network如果有

  就刪除或重命名

  第二節 針對Oracle i的安裝配置

  

  修改系統核心參數

  netipvip_local_port_range=

  

  增加用戶組和用戶

  /usr/sbin/groupadd dba

  /usr/sbin/useradd g dba oracle

  useradd –g dba applmgr

  passwd oracle

  passwd applmgr

  如果正式使用的時候建議設立2個用戶oracle和applmgr分管數據庫和應用

  

  檢查安裝i所必須的安裝包

  [root@erp root]# rpm qa |grep compat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will be installed automatically:

  

  compatdb

  

  compatgcc

  

  compatgccc++

  

  

  compatlibcwait

  

  compatlibgcc

  

  compatlibstdc++

  

  compatlibstdc++

  

  xorgxdeprecatedlibsdevelEL

  

  xorgxdeprecatedlibsEL

  

  The following required component must be installed manually:

  

  compatoraclerhel

  

  compatlibcwait

  

  怎麼測試呢?當然使用rpm qa|grep ***查找了別說你不會

  

  安裝

  

  rpm –Uvih *rpm

  

  

  Kernel Requirements: EL

  To determine distribution and version enter: $ uname –r

  glibc Requirements:

  To determine installation status enter: $ rpm q glibc

  

  /etc/nf

  

  options attempts:

  options timeout:

  

  

  /etc/security/nf

  

  * hard nofile

  * soft nofile

  

  

  

  

  

  

  

  安裝java環境

  #下載jdk下載jsdk___版本

  FTP到服務器

  [root@erp root]#chmod jsdk___linuxibin

  [root@erp root]/ jsdk___linuxibin

  

  

  

  建立光盤存儲這樣可以省卻安裝的時候不停地換光盤

  請使用安裝用戶Oracle登陸創建如下目錄

  /Stagei

  /oraAppDB

  /oraAPPS

  /oraDB

  /oraiAS

  /startCD

  /oraNLS

  將所下載的光盤按照所屬模塊j解壓縮後拷貝進相應目錄當然如果你刻錄了光盤的話也可以用

  perl /Stagei/startCD/Disk/rapidwiz/adautostgpl

  運行自動建立目錄拷貝程序

  第三節 的安裝

   重啟機器

  以用戶oracle進入startCD/Disk/rapidwiz; 運行下面指令:

  #/rapidwiz

  第一次運行 rapidwiz 程序的時候 系統會進行自檢 並提醒用戶執行

  一些必要步驟比如以root用戶創建/etc/oratab文件或是相關文件夾等

  

  出現窗口後選擇Single Node 安裝選擇VIS(vision Demo 方式)當然可以選擇fresh模式但是後面配置和我下面寫的完全不一樣了

  如果選擇multinode 安裝要在ect/hosts下加入其他node的信息

  第一個執行rapid install的node 一定要是database node

  

  系統提示安裝目錄等信息如果自己有多個盤請自己調配好目錄

  

  系統提示第三方軟件目錄請確認然後系統進行安裝前的測試

  

  請確保所有檢測項目都已ok然後才安裝

  

  檢測完畢系統安裝整個安裝分 個步驟自動進行

  Install Oracle i Technology Stack

  Install Oracle Application Database

  Install APPL_TOP technology Stack

  Install APPL_TOP

  Configuration For VIS

  整個安裝過程如果順利需要 個小時左右如果安裝完全停滯了可以使用

  startCD/Disk/rapidwiz –restart重新啟動安裝

  第四節 安裝後的配置

  

  創立兩個環境變量文件

  需要另外創建兩個環境文件因為操作數據庫和操作應用的環境變量是完全不同的

  數據庫用戶oracle 要在bash_profile app下加入 /ora/visora//VIS_erpenv

  (注意 後面有個空格沒有這個空格變量文件不會被執行)

  [root@erp oerp]#vi app

  應用用戶applmgr 要在bash_profile app下加入 /ora/viscomn/visappl/APPSORAenv

  (注意 後面有個空格沒有這個空格變量文件不會被執行)

  服務管理

  停止所有服務

  停止i 服務

  [oracle@erp oracle]#vi shutappsh

  source app

  cd $COMMON_TOP/admin/scripts/VIS_erp

  oracle]#/adstpallsh apps/apps

  :wq

  [oracle@erp oracle]#chmod shutappsh

  [oracle@erp oracle]#/shutappsh

  停止數據庫服務

  [oracle@erp oracle]#vi shutorash

  source ora

  lsnrctl stop

  sqlplus /as sysdba

  :wq

  [oracle@erp oracle]#chmod shutorash

  [oracle@erp oracle]#/shutorash

  [oracle@erp oracle]#SQLPLUS>shutdown immediate

  啟動所有服務

  啟動數據庫服務

  [oracle@erp oracle]#vi startorash

  source ora

  lsnrctl start

  sqlplus /as sysdba

  :wq

  [oracle@erp oracle]#chmod startorash

  [oracle@erp oracle]#/startorash

  [oracle@erp oracle]#SQLPLUS>startup

  啟動i 服務

  [oracle@erp oracle]#vi startappsh

  source app

  cd $COMMON_TOP/admin/scripts/VIS_erp

  /adstrtalsh apps/apps

  :wq

  [oracle@erp oracle]#chmod startappsh

  [oracle@erp oracle]#/startappsh

  

  注意;如果上述命令不能正常執行請檢查一些環境變量確認環境變量文件是否

  已執行請根據自己的目錄情況寫命令

   Vision Demo預設的用戶名/密碼如下

  ■?SYSADMIN/SYSADMIN

  ■?MFG/WELCOME

  ■?OPERATIONS/WELCOME

  ■?SERVICES/WELCOME

  ■?MRC/WELCOME

  ■?HRMS/WELCOME

   登陸i

  浏覽器中輸入

  選擇apps logn 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第四章 安裝後的維護和問題解決

  問題現象網頁可以登陸但是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提示Intenet Server error

  這種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數據庫連接不上造成可以查看數據庫是否

  已經啟動?lsnrctl 是否已經啟動?如果都已經啟動請重啟應用所有

  服務注意在啟動的時候一定要先等數據庫啟動完全後再啟動各種

  應用服務啟動順序顛倒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應用服務啟動時是

  需要與數據庫通信的關閉服務的的時候正好相反先關閉應用服務

  再關閉數據庫服務

  問題現象應用服務無法啟動

  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無法正確啟動應用服務檢查了半天發覺是環境

  變量沒有設置就是上文提到的在app 變量文件中運行另外的環境變

  量文件需要 /文件名env之後需要有空格否則不執行環境變量文

  件建議各位如果遇到這種問題檢查一下環境變量是否正確

  問題現象系統能正常進入但是無法調用form 文件系統提示

  FRM: Failed to connect to the Server: :;

  我查到有兩種情況可能產生這個問題

  第一種:這個問題的產生是由於沒有指明form server 連接方式

  統默認連接方式是http但是連接方式是socket 方式才正

  確要修改這個問題需要下載Patch: EditContext 修改系統配

  置將formserver 的啟動方式改為socket 後來EditContext

  工具查明系統設置中已經是socket錯誤原因不是因為

  formserver 的連接方式

  但是至少讓我理解掌握了EditContext 這個工具是用來修改系

  統設置的一種工具例如各種server 的端口號目錄名log 目

  錄等這些設置都寫在visappl/admin/VIS_erpxmlEditContext

  就是調用這個文件來修改設置

  Xml 文件名的組成方式是SID_主機名請按照自己的主機名

  和SID 查找此文件

  第二種 這個問題的產生是由於操作系統缺少一個XR 的類庫

  而formserver 中需要這個類庫所以啟動就不正確鑒別方法

  如下

  cd $FND_TOP/bin

  ldd fwebmx | grep not found

  果然顯示類庫 libXmSo not found進入usr/XR/lib

  發覺沒有libXmSo 文件只有libXmso

  改正方法:ln –s libXmso libXmSo

  改正完畢重啟應用服務系統正常

  問題在登陸頁面時就會發生dns無法找到的錯誤

  改正方法如果要在windows和unix主機訪問上面的地址一定要編輯本機的hosts文件加入

   erp

  第五章對外的發布

  外部顧問需要訪問的話當然要發布了我們公司采用的是isa防火牆在發布了

  XX 的端口映射後能夠從外部

  連接上順便提一下外部的主機頁必須在自己的hosts文件裡面加入

  XX erp的語句否則的話

  然而還是不能夠訪問主機的form出現端口錯誤的提示於是在isa上設置了

  XX 的端口映射後一切大功告成


From:http://tw.wingwit.com/Article/program/Oracle/201311/18326.html
    推薦文章
    Copyright © 2005-2022 電腦知識網 Computer Knowledg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