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i數據庫安裝結束後
可以使用dbca來創建數據庫
下面是具體的創建過程
我會重點提示和
i不同的地方
啟動dbca
選擇create a database
選擇new database
提示輸入Global Database Name和SID
和
i不同的是在同一個界面會提示輸入sys和system的密碼
而
i如果我沒機錯的話應該是在建庫結束的時候才輸入的
如下圖
數據庫存儲選項中
有了三個選擇
在
i中是沒有選擇的
現在我們可以選擇是我們的數據文件具體是放在什麼地方
文件系統
ASM或裸設備上
在
i中我們只能在後面的數據文件存儲位置裡自己定義數據文件是位於文件系統還是位於裸設備上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ASM
這是Oracle
i的一個新特性
在隨後的文章裡我將向大家詳細介紹ASM
如下圖
和
i一樣提示選擇Database Components和Custom Scripts
如果你用不上這些
建議不要選
和
i相同
選擇服務器運行模式
我選擇Dedicated Server Mode
在設定初始參數時
有以下幾個變化
其中Character Sets中多了兩個選項
Default language to be used for the database:
(可以選simplified chinese)和
Default date format to be used for the database:
(可以選擇china)
這兩個選項對應的是兩個初始化參數
nls_language和nls_territory
這兩個參數
i中就有了
但是這裡有個問題
就是如果你在第一選項中選擇了
simplified chinese
建庫的時候會報錯
原因在於使用dbca生成初始化參數時nls_language的值沒有雙引號
對於AMERICAN來說是沒有問題
但因為SIMPLIFIED CHINESE是兩個單詞沒有了雙引號Oracle就不認識了
正確形式如下
nls_language =
SIMPLIFIED CHINESE
nls_territory=CHINA
File Locations中spfile的默認位置改成了數據文件的存放位置
這樣存放備份方便就會方便很多
不像以前需要備份不同目錄中的文件
多了一個OMF
在此我們可以定義Oracle Managed File的位置
如下圖
和
i相同
設置Database Storage
但這裡有了些細節上的變化
其中SYSTEM表空間的默認大小由之前的
M變成了
M
呵呵
系統越來越大^_^
另外一個就是在
i不同的數據庫組件放在不同的表空間上
所以默認情況下會一次性多出好幾個表空間出來
在這裡全部放在SYSAUX表空間中了
變化最大要算是Redo log的默認大小了
i默認就是
M
而在
i裡的默認值是
M
可以看出Oracle同樣在不斷調整
至此就開始建庫了
從建庫的界面上可以看到添加很多內容
JAVA
XML等
建庫結束後啟動SQLPLUS
可以看到下面的信息
tiger> sqlplus
/as sysdba
SQL*Plus: Release
Beta on Mon Jun
:
:
Copyright (c)
Oracl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Connected to:
Oracle
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bit Beta
With the Partitioning and Oracle Data Mining options
SQL> select * from v$version;
BANNER
Oracle
i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bit Beta
PL/SQL Release
Beta
CORE
Beta
TNS for HPUX: Version
Beta
NLSRTL Version
Beta
好了
一個Oracle
i的數據庫到此就建好了
From:http://tw.wingwit.com/Article/program/Oracle/201311/1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