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大容量存儲及數據安全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選擇磁盤陣列是必然的趨勢
.選擇
位或
位的RISC CPU還是普通的Intel
CPU?
SCSI是按照以下順序發展的
SCSI
(窄帶
位
MB/s)→ SCSI
(寬帶
位
MB/s) → Ultra Wide(
位
MB/s) → Ultra
(Ultra Ultra Wide
MB/s) → Ultra
(
MB/s) → Ultra
(
MB/s)
過去使用Ultra Wide SCSI的磁盤陣列時
對CPU的要求不需要太快
因為SCSI本身也不是很快
但當SCSI發展到Ultra
時
對CPU的要求就非常關鍵了
一般的CPU(即
級別的CPU)就必須改為高速度的RISC CPU
服務器的結構已由傳統的I/O結構改為I
O結構
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服務器中CPU的負擔
將系統的I/O與服務器CPU負載分開
I
O是由一 顆RISC CPU來負責I/O的工作
服務器上都已用RISC CPU
磁盤陣列上當然也必須用RISC CPU才不會形成瓶頸
另外
我們現在常用的網絡操作系統大都是
位或
位的
當操作系統已由
位轉到
位時
磁盤陣列上的CPU必須是RISC CPU才能滿足要求
.磁盤陣列內的硬盤是否有順序要求?
也就是說
硬盤是否可以不按原先的次序插回陣列中
而數據仍能正常存取?很多人都想當然地認為根本不應該有順序要求
其實不然
我們曾用過一個陣列
其必須按照原來的次序才能正常存取數據
現在假設這樣一種情況
我們准備 清理一下硬盤陣列
把所有硬盤都放在一起
結果記不住順序了
為了正常存取數據
我們只有一個個地試
而對於有
塊硬盤的陣列來說
最壞的情況要試
次才行
現在已出現了磁盤陣列產品具有不要求硬盤順序的功能
為了防止上述事件發生
應選擇對順序沒有要求的陣列
.是硬件磁盤陣列還是軟件磁盤陣列?
軟件磁盤陣列指的是用一塊SCSI卡與磁盤連接
硬件磁盤陣列指的是陣列櫃中具有背板的陣列
它與軟件磁盤陣列的區別很大
硬件磁盤陣列是一個完整的磁盤陣列系統與系統相接
內置CPU
與主機並行動作
所有的I/O都在磁盤陣列中完成
減輕主機的負擔
增加系統整體性能
有SCSI總線主控與 DMA通道
以加速數據的存取與傳輸
而軟件磁盤陣列是一個程序
在主機上執行
通過一塊SCSI卡與磁盤相接形成陣列
其最大的缺點是大大增加了主機的負擔
對於大量輸入輸出的系統
很容易使系統癱瘓
顯然
應盡量選擇硬件磁盤陣列
.是IDE磁盤陣列還是SCSI磁盤陣列?
最近市場上出現了IDE磁盤陣列
它們的速度挺快
如增強型IDE在PCI總線下的傳輸速率可達
MB/s
價格與SCSI磁盤陣列相比要便宜得多
而SCSI Ultra
速率接近
MB/s
但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
在單任務時
IDE磁盤陣列比SCSI磁盤陣列快
在多任務時
SCSI磁盤陣列比IDE磁盤陣列要快得多
但IDE磁盤陣列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不能帶電熱插拔
這個缺點使IDE磁盤陣列命中注定只能使用於非重要場合
如果您的應用不能停機
則一定要選擇SCSI磁盤陣列
.是單控制器還是冗余控制器?
磁盤陣列一般都是以一個控制器連接主機及磁盤
在磁盤陣列的容錯功能下達到數據的完整性
但磁盤陣列控制器同樣會發生故障
在此情況之下
數據就有可能丟失
為了解決此問題
可以把兩個控制器用纜線連接起來
相互備份
但兩個獨立控制器在機箱內的連接意味著一旦出現故障必須打開機箱換控制器
即必須停機
這在很多應用中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
我們應該選擇熱插拔雙控制冗余的架構
現在有些磁盤陣列新產品上利用快取內存和內存鏡像的方式
以保證在出現故障時不丟失數據
且在控制器更換後
自動恢復故障前的工作設置
把工作負荷分散給相互備份的控制器
以達到負載均衡
這種架構能提供單控制器所達不到的高性能及高安全性
.SCSI接口還是光纖通道接口?
SCSI的完善規格
成熟技術及高性能一直吸引著小型系統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光纖通道已形成市場
雙環可達
MB/s
且傳輸距離達
km
可接
個設備
光纖通道把總線與網絡合而為一
是存儲網絡的根本
其取代SCSI已是大勢所趨
因此
為了保證系統的生命力
應該選擇光纖通道接口
但光纖通道網絡造價特別高
大約是SCSI接口網絡的
~
倍
且從實際情況來看
光纖通道在管理上仍是一個薄弱之處
對客戶端的軟件要求比校高
所以在選擇時
應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
磁盤陣列對大多數用戶來說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產品
使用者不多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
人們對大容量存儲及數據安全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選擇磁盤陣列是必然的
本文只是從宏觀方面討論選擇磁盤陣列應注意的方面
關於具體的技術指標請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From:http://tw.wingwit.com/Article/os/xtgl/201311/5217.html